江華:田間監測點助力 水稻田間管理精準高效
傳統農業靠人工感知環境信息,難精準量化環境條件,也無法24小時現場監測蟲情發生動態。而如今,江華的全國農作物病蟲疫情田間監測點向控制中心實時傳回水稻相關數據,使田間管理更精準、科學、便捷、高效。
在白芒營鎮新五庵嶺村,江華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正利用新近投入使用的監測預警物聯網系統實時查看蟲情等農業信息,并進入田間監測點對設施設備進行觀察、維護。監測點的不銹鋼箱和田間地頭上的透明容器收集了大量蟲體樣本,通過智能蟲情測報燈、農情攝像機等先進設備,可以實時監測包括蟲情、圖像采集、小氣候、生態監控在內的多項作物生長參數。
江華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負責人奉明鳳介紹道:“通過性誘那個蟲進入我們的觀測范圍,之后我們可以根據那個幼蟲的規律推測最佳的病蟲防治時期,達到綠色防控的作用。”
隨后,農業技術專家活躍在田間地頭,仔細觀察晚稻的生長狀況,認真檢查葉片、莖稈和根系,不遺漏任何可能的病蟲害跡象。結合田間監測點提供的數據,他們為農戶提供晚稻田間管理的指導,詳細講解病蟲害的防治策略以及綠色種植技術。
“有一百五六十畝,大概是一天都要不到幾個小時就搞定的了,很負責任他們,喊我什么時候殺蟲啊,用什么什么藥治什么病用什么藥。”農戶奉開味說道。
今后,江華將持續發揮觀測點作用,完善農業科技服務,引進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為農業發展注入活力。
“植物病蟲站我們縣里一共建了四座,我們有專人進行管理這個數據,24小時都是在運轉的。在人工觀測的基礎上,更加的智能化,可以更好地掌握全縣的發生狀態,節約很多人力。”江華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負責人奉明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