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玉米成熟采收的季節,施甸縣14000余畝制種基地的玉米種子也進入了采收期,繼去年平均畝產增加100公斤后,今年再傳喜訊,平均畝產又增加了100公斤!
走進施甸縣玉米制種基地,一排排玉米挺立著“腰桿”,黃中帶綠的玉米稈整齊地排列在地里,一根根玉米棒子從玉米稈中部伸出來,一袋袋紅色的編織袋堆滿了排水溝兩側,里面裝滿了金燦燦的玉米棒子,玉米制種種植大戶許三坤正在指導工人們采收成熟的玉米。
“今年我家種了玉米制種360畝,平均產量700公斤,比去年增產150公斤。”許三坤高興地說。
在許三坤家玉米制種基地附近,剛采回來的玉米棒子堆積如山,七八名工人一邊除雜一邊裝車,忙得不亦樂乎。“采用水肥一體化的話,出苗整齊,施肥精準高效。”許三坤說,今年玉米增產完全得益于各項科技措施落實到位,采用水肥一體化的管理措施是他們家玉米制種增產的關鍵。
近年來,施甸縣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大力發展玉米制種產業,在今年的玉米制種產業上,施甸縣凸顯藏糧于技,將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作為增產增收的重點措施來加以落實。
“今年我們特別注重病蟲害綜合防治,90%以上采用無人機飛防,這個措施一噴多防,時間相對集中,防治效果非常好。”施甸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蔣啟勇介紹,實施1000多畝水肥一體化,平均畝產達到700公斤。
據悉,施甸縣2024年雜交玉米制種面積達14000余畝,共有13家省內外種子企業,涉及31個品種(組合),最高單產800公斤,平均畝產600公斤,預計每畝增產10%以上,產值4200多萬元。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